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德國人用了都說好——蘇聯BP-43型裝甲列車

今天我們繼續介紹蘇聯陸軍的裝甲列車,我們今天介紹的是蘇聯在二戰期間發展的最後一種,也是最優秀的一種裝甲列車,BP-43型裝甲列車。

▲BP-43型裝甲列車
▲BP-43型裝甲列車

從沙俄時期開始,俄國就對裝甲列車這一鐵路上的巨獸發展十分上心。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蘇俄內戰,沙俄軍隊,白軍,紅軍都在戰鬥中製造和使用裝甲列車,保護鐵路沿線安全。

蘇俄內戰結束後,新生的蘇聯紅軍並沒有放棄裝甲列車的研製,反而將其繼續發揚光大,在間戰期發展了BP-35.PL-37.OB-3等多種裝甲列車。但此時,問題也逐漸露出水面,種類過多的裝甲列車對於維護保養是一個大問題,當時的裝甲列車沒有統一的武器配置,主要依靠各工廠能夠獲得的武器進行裝備,因此一支裝甲列車隊中可能出現幾十種不同口徑,不同型號的武器,後勤看完直接眼前一黑暈倒過去。

▲間戰期服役的PL-37型裝甲列車
▲間戰期服役的PL-37型裝甲列車

爲了解決這一問題,蘇聯紅軍在1939年提出發展一種標準化裝甲列車,像海軍的戰列艦一樣配備統一規格的主武器和副武器,同時只使用一種標準機車牽引,通過種種方法減少後勤壓力,提高戰備水平。

1941年,新型裝甲列車原型完成製造,同年,隨着衛國戰爭爆發,蘇聯陸軍加快了裝甲列車的研製進程 ,於1942年底完成測試工作,1943年開始量產,並被命名爲BP-43.

▲BP-43裝甲列車
▲BP-43裝甲列車

作爲蘇聯陸軍正式列裝的最後一種裝甲列車,BP-43的各方面配置均爲同時期最好。一列BP-43裝甲列車由一輛裝甲火車頭,四節火炮車廂(或兩節搭載兩座火炮的車廂),兩節防空車廂和兩節防爆車廂(堆滿沙袋,枕木和石頭的平板車,用於鐵路排雷)組成,此外還配備大量輕重機槍用於對付步兵,輕裝甲單位和空中目標。

▲BP-43型裝甲列車採用了標準化武器配置,類似於海軍戰列艦
▲BP-43型裝甲列車採用了標準化武器配置,類似於海軍戰列艦

值得一提的是,BP-43配備了全車供暖系統,通過供暖管道和暖氣片將機車產生的熱氣輸送到各車廂。這種設計使得

動力系統方面,BP-43型裝甲列車由一輛PR-43蒸汽機車牽引,後期改爲使用燃油鍋爐的OW系列標準蒸汽機車,最大行駛速度45千米每小時,作戰範圍120公里。

▲PR-43裝甲機車
▲PR-43裝甲機車

火力配置方面,BP-43型裝甲列車的標準武器包括四門F-34型76.2毫米坦克炮,四門37毫米61-K高射炮,一挺12.7毫米德仕卡重機槍(位於機車防空塔中)和至少12挺7.62毫米DT機槍。此外一些列車還會額外安裝120毫米迫擊炮,107毫米榴彈炮等武器進行壓制射擊,戰爭期間一些BP-43在返廠維修時也會被改裝上各種武器。

▲BP-43裝甲列車的火炮車廂,安裝一座T-34-76中型坦克炮塔
▲BP-43裝甲列車的火炮車廂,安裝一座T-34-76中型坦克炮塔
▲BP-43型裝甲列車的防空車廂,搭載兩門37毫米61-K高射炮
▲BP-43型裝甲列車的防空車廂,搭載兩門37毫米61-K高射炮

防護方面,BP-43型裝甲列車指揮塔裝甲厚100毫米,火炮車廂主裝甲厚60毫米,防空車廂裝甲厚35毫米。其整體防護能力和同時期的德軍裝甲列車相當,但其防空火力依舊比較貧弱,對空中目標的攻擊防護能力不足。

1943年,BP-43裝甲列車開始量產並服役,其被編入各機械化軍直屬裝甲列車營或獨立裝甲列車團,一般三列裝甲列車被編爲一個營,三個營爲一個團。在實戰中,BP-43的主要對手是德軍坦克,一部分BP-43參加了庫爾斯克會戰,據說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戰爭走向。

▲在前線執行防空任務的BP-43裝甲列車
▲在前線執行防空任務的BP-43裝甲列車

除了被蘇聯陸軍裝備,德國陸軍也非常喜歡這種裝甲列車,在1943至1944年的戰鬥中,德軍至少繳獲了四列BP-43裝甲列車,這些列車在重新編號後,被分配給德軍機械化部隊。但德軍主要將其部署在後方鎮壓遊擊隊和保護鐵路線,基本不投入一線作戰。

二戰結束後,BP-43裝甲列車基本退出蘇軍一線部隊,僅有一部分被部署在遠東地區用於防衛邊境線,一直服役到50年代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