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小學五年級的“殺貓機器”

手機刷到那個全網蒐購“殺貓機器”的小學五年級男孩,他媽媽對他的殘殺行爲淡定表示:要尊重孩子的愛好……對這個世界的某些角落再次失語。

不敢猜:如果這樣的惡在沉默中逐漸成爲普遍的存在,明天的世界會是什麼樣?

這個小學五年級的孩子說到獵殺生命的計劃時如此邏輯清晰,那樣平靜地釋放他小小心靈裏那不知來源的惡……這個小孩的惡魔樣子讓人想起《聖經》中魔鬼的後裔。

而他母親被問及此事時,淡定神情中隱含着對兒子“專業殺貓”的鼓勵和讚賞,則更令人驚悚發寒。

在現代教育結構中,家庭教育這個核心樞紐再次暴露了其在人格構建中的關鍵作用及虛弱甚至負導向的現狀。

問題是不是還是出在成年人的世界裏?

不尊重生命的大惡,在現代高級昂貴的教育驗收標準中被輕描淡寫帶過。

灌輸廢柴知識去參加知識錦標主義大賽纔是家長老師們最關心的榮耀……

我希望不是這樣。如果我的希望有用的話。

想起去年,成都一隻羅威納因咬傷(原因不明&版本各異&說法太多)了一個小孩被當街活活打死,一大片恨狗者拍手叫好……

他們冷酷的歡樂和盲目的仇恨,誰也不敢問來由。

當時的羅威納事件掀起了一波針對貓狗的轟轟烈烈的“清理”(殘忍的屠殺),就像之前一輪又一輪的轟轟烈烈一樣,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那些指向流浪貓狗的仇恨和憤怒充滿廉價的表演性。

那些習慣了被侮辱與損害的人,被這世界上其他的各種存在踐踏成腳下的糞土,終於又找到一個藉口向更弱小無助更加沒有話語權的流浪動物下手了。

他們捕殺、投毒、棒打、箭射,他們對這些生靈肆意發泄心中翻騰滾燙的戾氣。

很多用心良苦的博主在表達反對捕殺的時候,無奈到要用緝毒犬、搜救犬、看護犬、警犬軍犬等作爲例證向這個市儈到骨子裏的垃圾人羣解釋:狗對人類是有用的!

愛狗的人怒極而笑:對人類有用,難道是有權力活在這個地球上的必要條件嗎?!對人類沒有用,難道就該殺?就不該存在?!

地球是所有生靈的家園,這點需要質疑嗎?

尊重生命,敬畏自然,這難道不該是天性!

這最基本的人性還需要教嗎?!

“家教”,重新成爲一個時髦又陌生的概念。

文明可能真的還很遠。

當然,同時,也看到很多、更多沒有出格行爲的孩子,他們僅剩的課餘玩耍時間被補習課程填滿,他們被虛擬的課間休息時間拘得手足退化,竟然去學退休的爺爺盤串……

那不過是因爲該去狂奔、舞蹈、踢球、打架的身體和手足被壓抑到極致後,給自己找出的一個唯一可以自由活動又不被發現和指責的縮微活動空間……真的太瘋狂了。

現代教育從主次不分逐漸走向非人性。

這是終於實現了把人一生下來就變老的目標?

各路中小學生,在最好動、求知慾最旺盛的年紀,他們被禁錮於各種大小牢房……很難想象這樣長大的人類在成年以後,在獲得了一定的行動自由以後,會有多少積累的壓抑和變態、多少濃縮的憤怒要通過怎樣的方式去釋放?

想起幾年前令人震驚的吳謝宇案,經過重重雞娃卷出來的北大才子,弒母分屍藏於冰櫃,事後召集衆親友舉辦了一場母親的“壽宴”,並在母親的“壽宴”上謊稱母親因簽證問題還未回國,在此期間繼續用母親的微信號向各路親友持續借錢100多萬……他最終被判了死刑。

有人說他殺母是因爲母親是他通過母親的人脈借來鉅款的障礙。也許。

更重要的是,他日日夜夜活在虛榮的要成爲“人上人”的刀尖上。

吳謝宇當然是極端的個例,量變累積起來的質變只能統計爲個例。

但很難否認:整個社會的虛榮、浮躁,用物質的瘋狂填補尊嚴和價值的缺席,這就是成人世界給孩子的整體示範。

是什麼讓體會快樂的心越來越遲鈍?那些敏銳的感知,能因爲一碗米飯的香、一件純棉襯衫的舒適而滿足和感激,能因爲溫暖樸實的親情、簡單的友誼、清冽的愛情而滿足和感激,這樣的感知力去了哪裏?

一顆健康有愛的心難道不比上名校、考第一名更重要一萬倍?

沒有虛榮的深耕土壤,長不出這樣扭曲的苗,結不出這樣有毒的果。

這些存在的慘痛事實,真的與教育的現狀無關嗎?

當然,偶爾,有時候也刷到那些開心的孩子,他們在課間跳舞,用垃圾桶當架子鼓翻唱搖滾經典,他們在物理課上創造,在體育競技中歡笑,放了學和同學追打瘋鬧,放了假約好友踢球燒烤……總算還有一部分是正常的是不是?

略安慰。

畢竟他們,會決定這個世界未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