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最後一刻,川普和哈里斯,誰的勝選會成爲災難?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距離美國大選的最後時刻還有一天。最近一直不願意寫關於美國大選的話題。因爲我發現大多數人始終會用自己的生活經歷做成一個框子。然後用這個框子去套美國大選。凡是被套在框子外面的,不由分說就是一頓棍子招呼。關鍵是,還很難向他們解釋。通常當情緒價值站到主導位置的時候,常識和理性就變得一文不值。當然,即便是在信息更開放的美國,這種情況也並不罕見。更何況身邊大部分人都是站在美國人以外來判斷美國大選。雖然這種判斷總是有50%的概率能贏。但並不能說明他們的判斷有多準確,只不過是蒙對了一次而已。他們對於理解美國式的民主以及觀察整個世界的未來格局,不會超出中專盧大師的水準。或許我今天講到的內容又會顛覆一部分朋友的認知。文章較長,還是希望您在看完全文以後再噴。

上次關於美國大選的文章後面,收穫不少朋友的留言。下面這兩位比較有典型性。首先說,我非常歡迎有朋友提出不同觀點。大牛哥不是全知全能。我和大家一樣,都是在努力探求真相。深知只有不同觀點的碰撞,纔會帶來更多啓迪。從做自媒體的第一天起,我就從沒想過搞什麼“一言堂”。

在此,我必須要向第一位朋友致以敬意。從他的暱稱和頭像來看,無疑是烏克蘭和以色列的支持者。朋友們知道,無論是俄烏戰爭還是以哈戰爭,我都是在第一時間明確表示了立場。這份立場自始至終從未改變。尤其是當哈馬斯入侵以色列後,大部分人還在糾結於“巴以衝突”的時候,我率先明確這場戰爭的定性爲“以哈戰爭”。但是,有立場不代表失去邏輯分析和理性的判斷。今天的文章裏,我想重點講到4個問題。這也是最近爭論比較多的焦點。

  • 美國大選存在操縱行爲嗎?
  • 如果哈里斯成爲美國總統,世界會和平嗎?
  • 商人就真的不適合做美國的總統嗎?
  • 美國,爲什麼是美國?

關於第一個問題,其實從上一屆川拜之爭到現在從未停止過。國內一些著名的憲法學者也曾堅定的認爲,美國大選不會存在人爲操縱!必須承認,對於任何真正的學者來說,一旦自己的核心理念受到動搖,造成的打擊將是非常巨大的。但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學者其實都是後知後覺的。通常只有當事件真的發生後,被他們觀察到並歸納總結纔會成爲新的知識增量。並且知識分子的共同特點是偏於理想化。

如果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存在,而且是公開的。想罵我的朋友稍安勿躁。事實上,在美國曆次大選中,成規模的收割選票早已經是法律許可的競選行爲。尤其是在“搖擺州”這種必爭之地,雙方更是使出渾身解數。根據《聯合早報》2024年10月20日的報道,哈里斯在佐治亞州的集會上表示,她的團隊在選舉最後幾天仍在關鍵搖擺州進行上門拜訪,以爭取選民支持。有些朋友可能會說,上門拜票怎麼可以和收割選票甚至操縱選舉混爲一談?這就是身爲外賓對於美國的政治現實缺乏瞭解。兩黨並不僅僅是派出志願者上門拜訪選民,更會採取“批量收割”的手段。舉例來說,在養老院這樣的機構裏,就會有專人爲老人提供投票“服務”。這往往會讓“老人票”具有驚人的一致性。類似的一致性也會出現在美國的“軍人票”裏。這還都算是小兒科。更誇張的是罪犯投票和默許非美國公民投票。如果這種收割是由黨派出面、動用競選資金或者利用職權挾制,且是違背投票人真實意願的,當然與大選投票的本意相違背。這就是在實質上操縱選舉。只不過這種操縱是在憲法的框架下進行的,並且兩黨都有參與。而民主黨方面最新的做法是,通過AI分析選民在網絡上的行爲模式,預測他們的傾向,進而設計出更有針對性的信息推流。從而確保選民在情感和理智層面都傾向於他們的候選人。不要忘記,除了X平臺以外,其他主流社交平臺的幕後大佬都是民主黨的支持者。請問這算不算是一種更新技術手段的操縱呢?

還是那句話,美國的大選已經成爲全世界的焦點。各方勢力都會試圖操控這場選舉向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這其中也確實有人希望能通過不光彩的手段獲得不公平的優勢。畢竟當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候,多出的幾千張甚至是幾百張選票就會成爲關鍵的砝碼。但只要美國的選舉是嚴格的在憲法的框架下進行,美國就不會淪爲一個不公平和不透明的社會!

接下來聊聊第二個問題,如果哈里斯成爲美國總統,世界會和平嗎?

很多人之所以擔心川普上臺,就是因爲他表達出對普丁和(鑫)的“過分友好”。進而推斷他的“新孤立主義”政策會把世界推向第三次大戰。更有甚者,堅定地認爲選擇哈里斯就是選擇正義、選擇和平。但這些朋友可能忘記了一個事實。如今世界的亂局,恰恰是在拜登哈里斯政府任內造成的。如果沒有民主黨政府在阿富汗的倉皇撤退就不會讓戰爭狂人窺到機會,如果不是拜登政府搞“漸進式援助”和爲武器的使用設限,烏克蘭也不會白白犧牲那麼多年輕的生命。時至今日,北半島的軍隊已經正式入侵烏克蘭。拜登哈里斯政府做了什麼有實質意義的舉動了嗎?如果說北半島入侵是踩準了美國大選忙不過來的機會。那麼此前的幾個月他們都幹了什麼,做過哪些預防性措施呢?

答案顯而易見,民主黨政府是眼睜睜的看着這一切發生,縱容了戰爭的升級!

更何況,哈里斯今年8月表示,如果她當選總統,將優先重啓與伊朗的核談判。她強調,要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那麼請問,如果讓神棍國掌握了大殺器,對於世界來說是更安全還是更有威脅呢?不要忘記,終止伊朗核協議恰恰是在川普任內完成的。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只有全力支持以色列,讓以色列成爲以哈戰爭後的地區最強力量,纔可以確保美國從中東的臭泥坑裏脫身,騰出手來去應對更強大的對手和解決更具威脅性的地緣矛盾,例如俄羅斯。而以哈里斯之流的智商只能看到眼前的政治正確,坐失百年一遇的戰略良機。結果會對誰更有利呢?

前兩天有一位朋友跟我說,之所以拜登政府對於烏克蘭搞“漸進式援助”和限制武器使用,是爲了拖垮大鵝經濟故意選擇這樣的策略。這可能是不少人的看法。照這麼個邏輯,拜登政府就是在下一盤大棋。先是通過阿富汗撤軍故意示敵以弱引鵝出洞。然後祭出金融武器捏住俄羅斯經濟。接下來慢慢加碼援烏給大鵝放血。最後耗光大鵝的實力以最小的代價取勝。對嗎?但我認爲,這種大棋論的觀點屬於典型的先射箭再畫靶子。通過結果倒推出來一個看上去無懈可擊的理由。但他們忽略了一個關鍵的事實:假如拜登政府真的下了一盤大棋,那就勢必是一步不能走錯的大棋。這有可能做到嗎?如此龐大的計劃必然參與人衆多。想要做到完全不走漏風聲是不可能的。不要以爲只有美國在俄羅斯有情報網絡。俄羅斯在美國的高級暗樁也不會少。任何一個環節泄露出消息,整個大棋就是一個笑話。當然,非要相信這樣一盤大棋是老年癡呆的拜登和靠睡上司上位的哈里斯在深宮中謀劃出來的,那我也不想說服你。

如果說戰爭開始後,美國政府內有人有順水推舟給大鵝放血的想法我是相信的。但要說從一開始就運籌帷幄好了,那就有點聊齋志異的感覺。畢竟連美英都不知道小澤竟然會堅持不投降。話又說回來,如果美國民主黨政府真的是在下這樣一盤大棋,那可是以犧牲掉萬千烏克蘭年輕士兵的生命爲代價。這手段也太歹毒了一點。那你還相信哈里斯上臺會帶來和平嗎?我的一位朋友在參與討論的時候說:“本來俄烏這場病能預防,結果現在誘導發病的人反而比當初能預防的人更偉大,邏輯不應該這樣。”我認爲他說的很對。

至於三戰會不會打得起來。我的回答是,戰爭是一種只有yes和no而沒有中間的狀態。我們可以想盡方法儘量避免發生戰爭。但是在戰爭真正發生之前,戰爭都是不存在的。至少在川普任內,俄羅斯沒有侵略烏克蘭,北半島也是最老實的時候。這些都是事實。毫無疑問,川普確實說了很多不該說的話。但在他沒有這麼做之前只能算作政客式的吹牛。我沒有看到有任何跡象表明他要給普丁“跪了”。能說出這種觀點的人,證明頭腦中依然有大量非黑即白、階級對立的極端思想殘留物。只有拋棄掉二元化思維,才能讓人看到色彩豐富的世界。

接下來聊第三個話題,商人就真的不適合做美國的總統嗎?

商人出身的政治素人,可能是很多人詬病川普最多的地方。他確實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一位以商人身份爲主,在總統之前並無其他政治或軍事履歷的美國總統。但這並不是說,美國總統不會有商人的背景。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就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不僅是一位成功的莊園主和土地投資者,還投資酒廠等產業。有人會覺得這些是華盛頓的污點嗎?第31任美國總統胡佛在成爲總統之前,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通過自己創辦的採礦諮詢公司積累了可觀的財富,是首位完全依靠職業生涯致富的總統。還有吉米·卡特等美國前總統,都具有商人的背景。作爲商人的經驗讓他們距離美國社會更近,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們的視野和政策主張。

美國本身就是商業立國的國家。美國的憲法,通篇都在用契約的方式來約束權力。商業立國的國家最不在乎的就是商業經濟的發展和民營資本的壯大。在這樣的國家裏,商人的地位並不卑賤。相反,因爲商人有更靈活的頭腦和更強的擔當能力,在登上政治舞臺後反而會展現出與衆不同的領導力。而與之相反的是意識形態立國的國家。商人會被貼上“無奸不商”的標籤,而且會被剝奪政治權利。因爲一旦商人階層積累到足夠的財富就會萌生出政治訴求。英國的大憲章運動就是一個完美的詮釋。新興的資產階級挑戰了封建貴族權威。確立了“王在法下”的理念,實現了憲政體系的初步形成。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我們今天可以看到的現代民主社會體制。

假如現在有兩位總統候選人放在面前。一位是擁有財富以後產生出對國家的責任感,並且不惜自身財富縮水也要參與國家政治。另一位是職業政客出身。上臺之前連大學貸款都還不起。當過總統後才擁有驚人財富,其家族也躋身頂流社會。也就是說一個是賺了錢纔去當官,另一個是當官了才賺到錢。你會希望哪個人成爲美國總統呢?我個人來說,會堅定地站在第一位的身後!

我之前的文章裏將川普稱爲是破局者。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川普打破了美國及其西方盟友長期以來形成的“僵局”。我承認,白左民主黨比川普更善於搞合縱連橫。但沿着政治路線一步一步走上來的人都會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做事情循規蹈矩,喜歡你一張我一張的出牌。第二是容易受到政治元老的影響。畢竟是曾經拉自己起來的人,哪能不給面子。這就造成了華盛頓政治掮客遍地的局面。這同時會造成另外一個惡果就是,他們的意圖和應對方式是可以被提前預料的。他們的對手可以通過料敵以先,抵消美國在軍事方面的優勢。正是基於對拜登哈里斯政府的預判,俄羅斯才悍然入侵烏克蘭。也正是因爲預料到美國不會做出實質性反應,北半島纔敢於派兵協助俄羅斯侵烏。而商人出身的川普的風格完全不同。屬於一上來就敢出王炸的那種。他的變化無常和狠辣作風雖然招人不喜。但在對付流氓方面卻格外奏效。在他擔任總統期間,小胖子一個炮仗都沒放過。這總是不爭的事實。

而且商人還有一個特點,利益優先,不會追求虛名。我知道說利益優先會引來不少人的反對。但只要這份利益是美國的國家利益而非川普的私利,作爲美國人的總統就是稱職的。商人注重契約,可以談判,可以有利益的兌價、有妥協,作出對整體有利的決策。反而不同於意識形態下的盲目不死不休,踩在累累白骨上成就一個虛名。如果商人追求的利益再能符合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巨大的貢獻。戰爭,是由願意看到戰爭的人發動的。要說這世上誰最不希望看到戰爭?當然是商人!

美國並不是北約和其他國家的爸爸,沒有爲西方國家兜底的天然義務。如果我是美國人,我也會堅決反對白左政府從我身上抽血去餵養西方懶漢國家和中東恐怖分子。烏克蘭之所以獲得全世界的支持,最關鍵的原因是在面對侵略的時候選擇了死戰不退!這一點沒有人會反對。所以說,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和支持,靠乞討、靠滿地打滾是根本行不通的。這個世界還沒有文明到不需要槍炮和暴力的程度。所謂政治幼稚病,莫過於自己不想努力改變而總指望別人乾點什麼。這種想法和盼望天降偉人保佑自己沒啥本質區別。如果是自己慫,就別總是拿川普出來說事,給自己找臺階。

最後再用一點篇幅講講美國,爲什麼是美國?

前面第二位朋友給我留言說:居然到現在你還相信加州950美元以下不是罪這種謠傳。真相是: 950美元以下不是完全不起訴,而是輕重罪劃分線,沒有前科、不良記錄的直接取保而已,後期可能訴也可能不訴,要看具體情況。金額起點哪個地區都有,不能說損失1元也立案,忙死也忙不過來,也是無必要的嚴刑峻法。

顯然這位朋友對美國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從這個角度上講,已經高出中專盧大師之流不知多少倍。但我想說的是,今年早些時候我曾赴美國,並且在白左大本營加州的洛杉磯駐足。期間,與瞭解相關政策的朋友做過這方面的交流。從法律條文的角度來說,950美元確實是輕重罪的劃分線。但是在執行過程中會出現一個問題。如果警察抓住了一個搶劫在950美元以下的人。在送到法官那裏後並沒有被起訴,而是一轉身就被放了。那麼下次再看到這個人。只要其搶劫沒超過950美元,警察還有興趣不辭辛苦的抓捕他嗎?這種默契一旦達成,難道不是事實上的“非罪化”嗎?難道不會縱容犯罪行爲嗎?請注意,我始終是用帶引號的非罪化,而不是這位朋友所說的“950美元以下不是罪”。只要搶劫就是犯罪,這是對與錯的問題。只不過是被人爲的“非罪化”了而已。

要知道,在加州的一般僱員最低工資標準約爲2.560美元/月。950美元快要頂上普通人半個月的工資收入。而且據說哈里斯曾宣稱,她如果當選總統還會把這條線提高。事實上美國並非一個沒有社會福利和救濟體系的國家。利用“950美元”這一法律漏洞實施犯罪行爲的人幾乎百分之百是慣犯。而且他們搶劫的目的也不是滿足溫飽,而是用於購買毒品和享樂。我的觀點很明確,默許“零元購”就是對於社會起碼公平的破壞。而這些毒瘤恰恰又是民主黨的鐵票倉。畢竟,只有民主黨纔會給他們這麼好的政策。不支持民主黨支持誰?白左政府其實是在用國家財富收買選票。讓哈里斯執政美國,絕非美國之福。

我們都知道,馬斯克是南非移民的二代。喬布斯是敘利亞移民的二代,在養父母的家庭中長大。而谷歌的創始人之一謝爾蓋·布林則是前蘇聯移民的二代。OpenAI的聯合創始人伊利亞·蘇茨克維也出生於前蘇聯。憑他們的背景如果不是在美國,可能就會面臨另外一種結局。因爲貧窮和家庭的短視或者其他一些原因,他們無法進入一線城市。沒有本事疏通社會關係,他們可能就無法上到好的小學和中學。高中畢業後,他們的選擇往往只剩下輟學打工或就讀最普通的社區大學。然後由於學歷歧視,最終被困在了社會的底層。就算有小成績,也得先學會站着打圈兒敬酒。於是,這個世界上便沒有了馬斯克、喬布斯、伊利亞……恰恰是因爲美國社會的開放、包容和公平競爭給了他們創造奇蹟的機會,併成爲美國精神的代表。如今的美國白左政治勢力,卻在盡一切可能扼殺這種美國精神。

馬斯克曾痛陳導致美國禮崩樂壞的“覺醒病毒(Woke Mind Virus)”。在馬斯克的描述裏,他兒子誘騙他簽署了變性同意協定,並且在之後斷絕了父子關係。馬斯克認爲是“覺醒病毒”害了他的兒子,並且從此誓言要跟這個“會摧毀現代文明”的病毒鬥爭到底。這也是爲什麼馬斯克放棄民主黨易幟支持共和黨。“覺醒病毒”這個詞,在美國被用來泛指一切民主黨所支持的“政治正確”、“身份政治”文化。看看下面這位雷切爾·萊文。TA是拜登任命的美國第一位變性人四星上將。

我們對於成年以後選擇改變性別的人不應該存有歧視之心。但僅僅因爲其是跨性別者,就將一名從未有過服役記錄和軍事經驗的人任命爲美國最高軍階的將軍。拜登政府這種做法確實令人耳目一新。還有更過分的是下面這位。拜登政府的官員薩姆•布林頓 。這廝宣稱自己是“性別流動者”。也就是說,TA想自己是男性的時候就是男性,想是女性的時候就自動流動過去了。NND,這在我們這邊就叫臭流氓好麼?!丫要是敢流動到我身邊,我就敢大嘴巴抽丫挺的!2022年底,TA被指控在明尼阿波利斯機場偷了一名女性乘客的行李。但這種明晃晃的犯罪行爲並不妨礙TA仍然被拜登政府任命爲能源部的部門副部長。不過想想看,民主黨連一個靠睡自己上司出位的女人都可以捧上副總統的寶座,僅僅是因爲她是帶有黑人血統的女性就不值得奇怪了。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如今“政治正確”、“身份政治”已經成爲美國文化中的癌症。會慢慢侵蝕和破壞掉傳統的美國精神。或許只有“老中醫”能治這個病。

總結一下,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就像是美國的左右兩隻腳。正因爲兩黨在美國曆史上都做出過卓越的貢獻,纔會取得美國民衆如此程度的支持。當一隻腳邁出的遠了,就需要另外一隻腳也跟上來。這沒有什麼可值得奇怪的。四年一度的美國大選,就是美國人在選擇自己的未來。民主黨已經向左太遠,需要新的力量進行平衡。更何況,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兩黨是早已經達成共識的。

今天的文章寫了足足7000字,是最近少有的長篇。其實完全可以切分成四篇獨立的文章,帶來更好的流量和讚賞。但這樣做也會破壞整篇文章的完整性。所以必須感謝每一位能堅持讀下來的朋友。我知道這篇文章會戳破一部分人的心理防線。但我可以保證的是,每一句話都出自我的真心和獨立觀察。本次大選結果最早可在美國東部時間11月6日凌晨00:01(北京時間的11月6日下午1點)就會揭曉。對美國人來說,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如果你擔心川普,那麼可以想一想哈里斯上臺後會發生什麼!能夠讓美國人驕傲的,原本應該是普世價值,制度文明,科技優勢,以及基於人文關懷的社會理念,而不是什麼LGBDQ和狗屁的“政治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