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黑神話悟空》霸屏。現在熱度下去了一些,咱就可以寫點什麼,免得被人噴“蹭流量”。
我不懂遊戲,所以不點評遊戲。黑神話悟空,這個遊戲好不好,咱不知道,但是這個名字屬實好,好就好在一個字——黑。
這個黑是五彩斑斕的黑,這不是笑話,它有一個對應的專業術語,叫魔幻現實主義。
比如西遊記中,貞觀十三年,唐僧的父親陳光蕊高中狀元、赴江州上任,然後被殺。貞觀十三年,唐僧出生並漂流到金山寺。貞觀十三年,唐僧長大成人爲父母報仇。貞觀十三年,唐僧受李世民囑託開始西天取經。
吳承恩6話貞觀十三年,這一年發生了無數件匪夷所思的魔幻事,但時間卻被定格。這就是典型的魔幻現實主義寫作手法,惟其魔幻、所以現實。
1945年,現實主義大師喬治·奧威爾,發表了他的政治寓言小說《動物莊園》,他用各式各樣的動物喻指烏託邦社會,對烏託邦主義以及滋生的特權階層極盡嘲弄。

彼時的英國,有信心有底氣包容的看待《動物莊園》,當然不會封禁,甚至很多英國學生以爲這就是單純的童話,因爲動物莊園距離他們太遠,以至於奧威爾不得不一遍又一遍的解釋,這樣的動物莊園就在不遠的烏拉爾山以東。
就在奧威爾成書的400年前,第一代魔幻現實主義大師吳承恩,完成了他的政治寓言小說《西遊記》。可是吳承恩沒有奧威爾的命運好,他的神話小說一封就是300年。
彼時的明王朝,僞君子和假太監遍地跑,他們不封金瓶梅,卻封西遊記。原因無非是西遊記描寫的太黑暗,諷刺的太犀利,撕開的不是女性的衣服,而是明王朝的麪皮。他們自然沒有信心,也沒有底氣,任由西遊記傳播。
甚至有人說,西遊記纔是真正的明史,清代張廷玉主持修訂的《明史》,只是朱姓皇帝的家譜而已,真實性還不如西遊記。
一部《西遊記》,起初看、是神話故事,再次看、是儒釋道之爭,現在看、全是現實批判。

那西遊記批判了什麼,又黑在哪裏?
第一、帝王的心思黑。
唐僧、號三藏,但卻有一個道教的名字——金蟬子。這明顯是在諷刺明朝的開國皇帝,出身和尚,卻同時操弄釋道兩教。西遊記裏的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以及取經路上的國王,很多都是在喻指明朝的皇帝。
比如車遲國,國王任用三個野生道士當國師胡作非爲,這明顯是在諷刺嘉靖任命三個道家天師。
比如獅駝嶺,大小妖怪四萬多個,佔地八十萬裏,大鵬金翅雕還是佛祖的孃舅。這就是在赤裸裸的諷刺明王朝的宗室政策。這些大小宗室在自己封地爲非作歹,搞得民不聊生,近在咫尺的皇帝卻不管不問,而且越靠近權力的頂端,就可以越肆無忌憚。
第二、官場的手段黑。
弼馬溫,一個末流的小官職,卻要與天齊。這是在諷刺明王朝的太監治國,一個小小的御馬監,卻因爲帝王寵信,就可以干涉朝政,還號稱九千歲。
比如靈山之上阿難和迦葉的索賄,就是明朝官場權錢交易的教科書,刻畫的如此生動、如此司空見慣。
最典型的是取經路上,沒有背景的妖怪都被孫悟空打死了,有背景的妖怪卻被接走後重新安排工作,所有的菩薩、所有的佛陀,甚至連一句道歉都沒有。
比如南極仙翁的司機,在比丘國當國丈,弄死了一千個孩子,壞事做盡令人髮指。但是因爲他是南極仙翁的司機,宰相門房三品官,所以可以接着唱歌、接着舞,這就是明朝官場。

第三、社會的輿論黑。
西遊記最大的黑是,越作惡、越被凡人頂禮膜拜,有些上神不管不問,有些上神故意縱容,讓奴才們跑到凡間胡作非爲。可不管哪一類,那些大神的美名卻不受任何影響,依舊享受凡人的跪拜和供奉。
比如妖怪被帶走後,獅駝國、比丘國、烏雞國等國的凡人百姓,不但不索賠,還跪謝感念西天佛祖有好生之德,太上老君法力無邊。
最絕的是鳳仙郡,只不過是無意間批評了玉皇大帝一句話,就被罰乾旱多年,地裏顆粒無收,這是讓全城百姓陪葬。等孫悟空搞來雨後,全城百姓卻齊呼蒼天有眼。什麼樣的黑暗輿論,才能培養出這樣羣體性的斯德哥爾摩症。

佛祖出訪東土之時,大肆吹噓自己的治下:不貪不殺、養氣潛靈、人人固壽。可是唐僧遇到的所有惡性案件,70%以上都發生在佛祖的治下。
唐僧來到大雷音寺之時,僧人們對他說:我這裏向善的人,看經唸佛,都指望修到你中華地託生。
僧人的意思是說:佛祖所在的京畿之地,老百姓不但不感念佛祖的偉大、光明、正確,卻只想着逃跑,或者早死超生,還要超生到外國,也就是唐僧所在的東土。
這簡直就是最大的黑色幽默。西遊記四處充滿着隱喻和諷刺,沒有人知道吳承恩經歷了什麼,又看透了什麼。
是心灰意冷,還是被逼無奈,抑或是心學弟子的侷限。心學大師悉心培養出來的孫悟空,最終也沒能突破制度的枷鎖,乖乖的在靈山受封“鬥戰勝佛”。
聽聞,黑悟空的主創也曾被潛規則打壓,十年磨一劍重上靈山。
我想問一下,黑悟空的結局是什麼?是在靈山受戒成佛,還是爲了西天路上的累累白骨,掀翻靈山、重塑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