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篇文章寫到了川普爲美國的國內問題準備了7把手術刀。會像做外科手術一樣,把附生在美國肌體中的頑疾一個個清除掉。但既然是頑疾,就意味着挑戰既得利益集團。解構和重塑必然伴隨着痛苦,但也將爲美國掀開一個全新的歷史篇章。
今天的文章會偏重講一講大家關心的,川普上臺以後俄烏戰爭會朝哪個方向走。在川普勝選後,網絡上可謂冰火兩重天。很多人爆發出悲觀失望的情緒。有的人甚至認爲,川普就是當年的希特勒,會給世界帶來災難。理由是,當年希特勒也是德國老百姓狂熱推舉上去的。他們堅信同樣的歷史會在川普身上重演。還有朋友言必稱川普爲了上臺不惜向莫斯科隔空獻媚。如今得勢,少不了會與侵略者沆瀣一氣出賣烏克蘭。更有人悲呼,美國完了、民主完了。
今天的文章主要想和朋友們聊下3個問題。還是那句話,想噴我沒關係。至少應該全部看完再開罵不遲。
- 川普到底會不會變成希特勒2.0?
- 到底是誰在破壞和平?
- 川普會不會逼迫烏克蘭土地換和平?
在談到第一個問題之前,先看看這次川普的獲勝和2016年那次有什麼不同。2016年川普與希拉里對決,以 304比227 的選舉人票優勢贏得大選。但希拉里以領先約 287萬票的優勢贏得普選票。而這次,川普不僅以312比226的大比分在選舉人票獲勝,而且獲得的普選票超過哈里斯約360萬。單純從這個角度上看。如果說上一次是美國的選舉制度把川普送進白宮,那麼這次川普贏得實至名歸。

回顧歷史。希特勒在1930年代的德國受到了廣泛的擁護,主要因爲他成功利用了當時德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通過煽動民族主義和對經濟復興承諾,贏得了大批德國民衆的支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凡爾賽條約》對德國施加了嚴苛的懲罰和限制,導致德國經濟崩潰,民族主義情緒暴漲,社會陷入動盪和政治極端化。不平等條款的壓榨和對民族自尊心的傷害,讓德國民間充滿仇恨的情緒。可以說在那樣一個特定的社會環境下,只要有人站出來振臂一呼都會贏得無數人響應。而如今的美國並不存在這樣的外部壓力,所有的困難都來自於美國的國內矛盾。沒有激化的民族主義情緒,就不太可能給野心家創造出攫取權力的機會。
此外,希特勒的上位之路也非一帆風順。雖然他利用經濟和社會危機,通過合法選舉獲得政治權力。但真正讓他走上獨裁的是,利用國會縱火案清除政敵;“長刀之夜”清除黨內異己;通過《授權法案》獲得了超越法律的權力。然後又通過建立國家鎮壓系統,壟斷輿論和實施極端的意識形態政策,一步步鞏固權力,最終成爲獨裁者。後人在總結這一切時普遍認爲,這一過程反映了民主制度的脆弱性。當制度被濫用時,極端主義者可以通過合法手段獲得獨哉地位。但無論是川普還是現實中的美國,顯然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即便是衆議院也被共和黨拿下,同樣有很多方式可以制約美國總統的行爲。我看到川普在一則視頻中宣佈,在他就任後幾個小時裏將簽署一項政府行政命令,消除各種形式的審查,恢復美國民衆的“張嘴”自由。僅此一項舉動,他就絕不可能成爲希特勒!
那麼,到底是誰在破壞和平?
如今俄烏戰爭的禍根是從什麼時候埋下的,我們只要看一件事就很清楚。2014年,俄羅斯武裝佔領克里米亞。起因是2014年2月:烏克蘭發生親歐盟的抗議活動,推翻了親俄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隨即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並組織了一場不被國際認可的所謂公投。然後宣佈克里米亞成爲俄羅斯的一部分。時任總統是奧巴馬,副總統就是那位飽受老年癡呆折磨的拜登。正是美國的民主黨政府的坐視不理,才讓莫斯科生出“再進一步”的野望!咱就說眼下拜登哈里斯政府還有短短兩個月任期。如果他們真的像很多人想象中那樣正義,爲啥不利用這最後的時間乾點實事?哪怕僅僅是解開一部分武器使用的束縛,讓烏克蘭有機會縱深打擊俄軍的補給線。他們這麼幹了麼?他們對俄羅斯的“外援軍團”有什麼遏制措施了嗎?
事實上,戰爭纔是民主黨擴張政府權力的最好機會。漫長的戰爭是一臺巨大的吞金獸。援助烏克蘭則在美國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益鏈條。拜登政府雖然對俄羅斯進行了swift制裁,但卻留出了幾個“後門”讓俄羅斯有迴旋餘地。歐盟也沒閒着,一直源源不斷的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這就形成了一邊打仗一邊給俄羅斯回血的奇怪現象。那麼請問,到底是誰不想要和平?而戰爭打到今天這個階段,俄羅斯已經在佔領區構建了大量防禦工事。進一步增加了反攻的難度。距離和平反而更遠了!
第三個問題,也是朋友們普遍關心的,川普會不會逼迫烏克蘭土地換和平?聊聊我的看法。
日前看到財聯社的一篇報道,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經與川普進行了長達25分鐘的電話。澤連斯基認爲通話進行得很順利,沒有增加他對“特朗普獲勝的焦慮”。川普明確告訴澤連斯基,他不會拋棄烏克蘭,但希望給外交個機會。他在通話中對澤連斯基說道:“放心吧,有我在,你肯定會開心的”

我想,聽到這樣的消息,最不爽的應該是盧克文、周帶魚之流。在盧克文的公衆號裏,把澤連斯基描述成“利用戰爭,讓自己可以賴在總統的位置上不走”。這下我算是知道爲什麼盧克文拿不到美國的簽證了。估計照這樣下去,他連去其他歐美國家的簽證都會保不住。如此的顛倒黑白、信口雌黃,卻能在中文互聯網上混的風聲吹起。實乃奇哉怪也。牠還不辭辛苦的給莫斯科地堡獻策:立即發起一場冬季攻勢,一方面徹底收復庫爾斯克失地,另一方面,儘可能多地佔據烏克蘭的土地 (不限於頓巴斯),無論是作爲未來的俄羅斯土地也好,還是作爲未來和談的籌碼也好,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我不知道盧克文對於烏克蘭有什麼仇什麼怨。但是真正的籌碼並不在俄羅斯的手上。俄羅斯之所以如此囂張,最主要的原因有二。第一是關鍵制裁根本沒有落實到位。第二是此前的7000字昇天文中講過的,白左民主黨的行爲方式非常容易預判。所以俄羅斯纔敢於一遍又一遍的核訛詐,同時不斷加強在烏克蘭的軍力投入。這種消耗戰對於烏克蘭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是目前來看對戰爭勝利威脅性最大的。
那麼問題來了,川普會與那個人媾和,以逼迫烏克蘭割地的方式結束戰爭嗎?必須承認,川普確實說過要24小時結束戰爭。但只要思維正常的人,絕不會以爲他真的可以這麼做。都78歲了,大嘴巴這個毛病川普是改不了了。以後我會專門給大家講講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但現在應該想一想的是,土地換和平這種說法到底是誰最先說出來的,又是怎麼被傳播起來的。很多人堅信不疑的川普一上臺就會給晉丁跪了,有什麼依據?僅僅是因爲川普說的幾句話?這些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說出來的?講真,簡中圈子裏有很多信息是經不起溯源的。其實擺在川普面前可以打的牌很多。例如,停止給俄羅斯的輸血,徹底切斷歐盟對俄羅斯的能源採購,並且堵住swift的“後門”。當然,要想實現這一步,就要給歐盟一個穩定的能源供應的保障。川普要做的是,加大美國石油天然氣的開採力度和輸出;同時儘快結束以哈戰爭,讓中東迴歸穩定。
我這種說法有什麼根據呢?首先,放手美國企業開採油氣資源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日前又有報道,卡塔爾凍結了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家族的資產,並承諾將哈馬斯的高層及家人驅逐出境。此外,還將向美國交出關於哈馬斯恐怖組織的情報,以及其利用虛假公司獲得資金的細節。以哈戰爭一定會以一個令人滿意的方式停止。中東的穩定意味着美國可以抽出手來放在更重要的問題上。如果這還顯得不夠,我再說一件事。兩天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致電川普時稱,“我們仍然通過俄羅斯從俄羅斯獲得大量液化天然氣。爲什麼不用美國的液化天然氣來替代呢?美國的液化天然氣更便宜,可以降低我們的能源價格”。事實上,美國已是歐洲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但從俄羅斯進口的液化天然氣仍穩居第二。川普對俄羅斯這條生命線動手的跡象已經太明顯了。誰說和平非得要用土地來換呢?

另外一方面來講。烏克蘭目前控制了庫爾斯克州超過1100平方公里的領土。不僅影響當地的資源供應和補給鏈,幹擾俄羅斯的物資運輸;更主要的是對莫斯科的形象造成的衝擊和對俄方士氣和戰鬥力的瓦解。這從莫斯科“借兵”就可以看得出來。如果“土地換和平”的邏輯成立,烏克蘭手裏的土地籌碼一點不比俄羅斯少。這不是面積多少的問題,而是心理和政治影響的問題。別相信腦殘蛆們說的俄羅斯很快會奪回庫爾斯克。他們要是能做到早就做了。如果這時候烏克蘭能拿到更長距離的武器,直接威脅到俄羅斯縱深的戰略目標,無疑是增加籌碼的分量。莫斯科算準了拜登政府不會做的事情,他們敢賭川普也不這麼做嗎?地堡元首敢賭嗎?
咱們再說回到美國國內。川普曾經是商人沒錯。但現在他是美國的民選總統。作爲美國民意的代表,做事情就必須符合美國的主流民意。在對待俄烏戰爭的態度上,美國的兩黨意見也是高度統一的。川普就算是得了失心瘋了也不會對着幹。就算是他真的想這麼幹,底下的人也不可能陪他一起發瘋。我們身邊很多人雖然滿嘴民主。但是連何爲現代民主都沒搞清楚過。腦子裏還是那套“三綱五常”的臭大糞。在美國,壓根就沒有什麼君爲臣綱的文化傳統!好麼?下級官員不滿意總統的表現,分分鐘可以辭職給你看。更何況,飽受“通俄門”之苦的川普會這麼給自己找麻煩嗎?在川普真的這麼做之前,直接開黑沒有意義!
到目前爲止,雖然有很多版本的“和平方案”滿天飛。但真實的情況並不是我們這種要看七八手信息的人所能知道的。從目前可以收集到的信息來看,第一步是會讓俄烏雙方把邊界恢復到2022年開戰之前的狀態。我說這句話的依據是,2024年10月27日,澤連斯基辦公室主任安德里·葉爾馬克在接受意大利《晚郵報》採訪時表示,爲開啓談判,必須恢復2022年2月24日之前的烏克蘭邊界。第一步完成了,纔可能會是更復雜的談判和博弈。但是別忘了,川普手裏可不只有被烏克蘭佔領的庫爾斯克這一張牌。另外一張大牌纔是真正夠分量的!
就寫到這裏吧。儘管理性客觀的說法會招致倒川派的圍毆,但我還是儘量說出我的判斷。文章發出之前忍痛刪掉了一部分。形勢比人強,有些話還是看破不說破的好。我知道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樣,希望侵略者以最可恥的方式輸掉戰爭,把戰爭狂人送上海牙國際法庭,重現紐倫堡審判。但是,俄烏戰爭和以哈戰爭不同。現實是如果不把戰爭擴大,僅僅依靠烏克蘭單挑俄羅斯,很難取得理想中的勝利。拜登政府的懦弱和歐盟的曖昧已經讓俄烏戰爭陷入消耗戰。但是現在對弈的棋手已經換了,僵局也會被打破!
最後忍不住再多說兩句。戰爭通常會有兩種方式結束:一方滿意另一方被打服;雙方都不滿意但是結果可以接受。朋友們希望俄烏戰爭會是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