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感謝《好東西》,流量密碼發現了我

我一直是很牴觸使用是“女拳”這個詞的,直到密密麻麻的拳頭砸到了我。週末寫了篇《好東西》的觀後感,大家可以看一下評論區,在我的主場,我卻被罵得無地自容。不用爲我擔心,我挺開心的。

我就是想給一位讀者道個歉,因爲很多留言都說“男的破防了”,這位讀者的賬號看着是女的,也說不好看,我就確認了一下,“請問你是男生女生”,她就說自己是女的,跟老公孩子一起看的。結果無數拳頭湧向了她,那些很髒話的就不轉述了,我發現了一個新成語,“我女我也”,感覺是個很難聽的詞,意思應該是開除了對方的精神女籍,你竟敢跟男的一起覺得我們偉大的女性主義電影不好看。

建議這類電影以後上映的時候,購票軟件安排個小程序,先檢查生理性別,再檢查心理性別,根據不同的性別彈出相應的測試題,“你認爲這個社會的男權壓迫嚴重嗎?”“你讀過幾本上野千鶴子?”“你爲楊笠說過話嗎?”答題不及格的,不許入內,以免我們這些不受歡迎的人誤入。

不過即便真的設置了這樣的程序,我也可能誤入。因爲至少有兩次在楊笠被罵得很慘的時候,我爲她說過話,不是簡單的朋友圈表態,而是寫了文章,苦口婆心勸我的男同胞們不要太把脫口秀的梗當真。審覈員很可能看我“歷史清白”放我一馬,我進場之後還是會忍不住吐槽“《好東西》不靈”。

我現在是有點困惑的,男觀衆不喜歡《好東西》就是“男的破防了”,女觀衆不喜歡《好東西》就自動喪失女籍,咱這是看電影呢,還是淨化隊伍呢?

我摘一條留言用一下:

“評論區完整了這部電影,一羣非黑即白活在父權下的人,規規矩矩過好自己的日子的人,保守的、封建的人,試問你們,爲什麼電影不能如此? 爲什麼電影不能媚女?爲什麼臺詞不能拼盤?爲什麼人生就這麼一條路徑。 一幫什麼都不懂還裝懂的順直男女,如果給不出答案,閉上你們的臭嘴,去寫作,去搞創作。 王鐵梅發出來了就被罵,電影拍的不寫實嗎?”

我在文章裏說,《好東西》是一種新型的樣板戲,是性別意識形態掛帥。但解釋得不夠充分,感謝評論區的姐妹替我“完整了這篇文章”。你是可以媚女啊,是可以臺詞拼盤啊,但我也可以不喜歡吧。那麼究竟是誰破防了呢?

我問了下Kimi什麼叫破防:

“破防”這個網絡用語,原指在遊戲中突破了對方的防禦,使對方失去防禦能力。在互聯網環境下,它現在更多地指因遇到一些事或看到一些信息後情感上受到很大沖擊,內心深處被觸動,心理防線被突破。這個表達可以用來形容多種情緒狀態,比如激動、感動、憤怒、悲傷等,當一個人的情緒因爲某些外界刺激而變得非常強烈,以至於超出了他們平時的情感控制範圍,就可以說這個人“破防”了。簡而言之,“破防”描述了一個人在情感上的極度反應,這種反應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但都表明了一種強烈的情感衝擊。

我自我評估,無論寫文章的時候還是捱罵的時候,我的心情都挺平靜的。我也沒有跑到粉絲羣裏大喊大叫,我只是在自己的地盤寫了一點自己的感受。熟悉我的讀者都知道,這幾年我一直都在這裏安安靜靜地寫我的文章,這個號能維持下來也是一個小小的奇蹟。但是流量從天而降,我想攔也攔不住啊。

她們把流量千里迢迢輸送給我,然後說我蹭流量。好一招大雨治水。

我發現自己真是個俗人,不太經得起誘惑,本來就是哪說哪了隨便吐個槽,這兩天看着蹭蹭上漲的閱讀數,有點動心了。但我得承認,不是我發現了流量密碼,是流量密碼發現了我。

我想起一個段子:假如你流落荒島,不要着急,只要在沙灘上畫一個米老鼠,就會有迪士尼的律師坐着飛機來救你。

以後我再感到活不下去的時候,我就用“楊笠”“邵藝輝”“上野千鶴子”隨便造個句子,然後躺下,等着姐妹們帶着潑天的流量來拯救我。提前感謝姐妹們了。

最後我還是想苦口婆心說一句:一個人(或一羣人)不能既內心強大,又隨時隨地需要別人哄着。你可以說,我很脆弱聽不了實話,十分需要同溫層的保護,我們不去打擾你就是了。但我很懷疑你們那個同溫層,其實是個殘酷的獵場。你們的虛弱,恰恰是別人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