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聊齋志異》裏的一個鬼故事,題名《柳氏子》。至親至愛的柳家父子,如何反是不共戴天的仇讎?真相觸目驚心,更發人深思。原文可Google,這裏述其大意。
話說山東膠州有個叫柳西川的漢子,給一個大官兒當管家,日子小康,只是膝下少一點。熬到四十出頭,終於喜得一子,那歡喜之情難以言表,對孩子的溺愛也可謂到了極點。那孩子在嬌寵中長大,奢侈成性,看見花錢就高興,花錢越多越高興;若三日不見有銀子出手,便要生出些事端來。柳西川不忍拂兒子的意,總是有求必應,不覺間竟把一份好家業花光喫淨了。這孩子忽然又生出個什麼怪病,百般求醫問藥無效。柳西川正發愁,兒子忽然說:“我想喫騾子肉!快把咱家騾子殺了,喫了這騾子肉,我的病就好了!”這騾子是柳家僅剩的一點產業了,柳西川怎捨得殺?就想殺一頭老驢充數。兒子大哭起來,連哭帶罵,那病也眼見着沉重起來。柳西川無奈,只得殺了心愛的騾子。兒子見了騾子肉,開心地笑起來,但只喫了一口,便厭惡地扔到一邊,再也不喫了。最後,病還是越來越重,嗚呼哀哉,走了。

柳西川悲痛欲絕,日夜思念愛子。熬過了三四個年頭,村裏幾個人上泰山進香,在半山腰一家客店,見一青年騎一匹高大的騾子遠遠奔馳而來,模樣神態怪似柳家兒子;待走近了,竟真是柳家兒子呀!那兒子見了村民,忙下了騾子,一個個作了揖,熱情地噓寒問暖。村民們害怕極了,明知遇到了鬼,卻不敢說破。那兒子問了客店主人姓名,便拱手作別道:“今日不巧,有點小事在身,明日再來看望大家。”跨上騾子走了。
幾個村民以爲不過是客套話,那鬼明日未必真來,但大家還是不敢走,在客店靜候。第二天,柳家兒子真來了,把騾子系在馬廄的柱子上,和衆人聊起家常來。衆人說:“尊大人日夜思念你,何不去看望一下?”那小子愣了一下,不解地問:“誰家大人?”大家回答:“你父親柳西川呀!”話音落地,那小子神情頓變,好一會纔回答:“他既然想見我,就叫他四月初七到這客店來,我在這兒等他就是。”說罷告辭而去。
村民們回村,對柳西川說了泰山所遇。柳西川大哭了一回,按期上了泰山,住進半山腰那家客店;想到要見兒子了,兀自淚流不止。客店老闆見他傷心的樣子,卻潑冷水道:“客官!以鄙人之見,貴公子其實見不得!他兩次來小店我都在場,那神情不對頭的!只怕不懷好意呢!”柳西川流淚道:“我的親兒子,怎會不懷好意?”店主道:“如今陰陽兩隔,人是人,鬼是鬼,不同了啊!先生若是一心想見,不妨先藏在一口箱子裏,看情況再出來也不遲嘛!”
柳西川覺得店主說的也有理,就先藏身在一口箱子裏。兒子如期而至,一進店就問:“那個姓柳的來了沒有?”店主回答:“還沒來呢!”兒子盛氣道:“老畜牲咋還不來?”店主喫驚道:“怎麼罵起父親了?”那兒子道:“什麼父親!當初我和他合夥做生意,他花言巧語,把我一輩子的血汗錢都騙走了,一直賴賬不還。我恨不能宰了他——哪是什麼父親!”臨出門,悻悻扔下一句:“便宜了他!”
柳西川躲在箱子裏,聽得一清二楚,大氣不敢出,汗溼了一身,聽店主呼叫,才從箱子裏出來。於是再不提思念兒子的話了,一路狼狽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