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
-
宋彬彬去了,但文革的幽靈仍在徘徊
•
0 min read
宋彬彬之所以成为文革符号性人物,是因为被伟大领袖赐名“要武”,于是宋彬彬改名宋要武。从此之后,“宋彬彬”成为红…
-
當年我舉報了我的母親,她第二天就被槍斃了,如今我老了,每晚都在做噩夢
•
0 min read
这是一个真实到令人心碎的故事,“亲亲相隐”才是符合中国人基本人伦的举动,“大义灭亲”则是破坏了中国社会最基本的…
-
張鳴:我們這一代已經是秋後的螞蚱,沒幾天蹦躂了
•
0 min read
我们这一代,已经老去,该退休的,差不多都退了。这一代如果有共性的话,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在该受教育的时候,缺了教…
-
文革年代的“法紀教育學習班”
•
1 min read
1967年春天我们第二次串联回来以后,父亲成为批斗对象,头上有五顶帽子,我们家被县一中的红卫兵抄家,我和哥哥瞬…
-
荷蘭導演伊文思作品:文革時期的上海《上海第三醫藥商店》
•
1 min read
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1898年11月18日-1989年6月28日),荷兰纪录片导演、制作人.…
-
文革中在甘肅隴西插隊的日子
•
1 min read
1971年我插队到陇西靠近岷县南部二阴山区的菜子公社。我们知青点是女生轮流做饭,这个广义的做饭包括挑水、捣盐、…
-
文革中我作爲“黑幫子女”的甘肅隴西下放生活
•
1 min read
文革开始前一年,西北局决定把一批“犯有修正主义错误”的干部下放到西部五省的基层生产队去,父亲亦在此名单上,就这…
-
沉重的浪漫(四):血與火的洗禮
•
1 min read
1969年9月,我终于以“非红卫兵”的身份离开了“母校”——那个我并未留下学习记忆,却以血与火的洗礼铭刻了我…
-
沉重的浪漫(三):“草根”造反和俞崇東之死
•
1 min read
事实上,当时一般的老百姓的确不像今天有些说法那样充满意识形态狂热,只有学生是比较狂热的,而学生中恐怕又以中学生…
-
沉重的浪漫(二):“解放區”的下層造反
•
1 min read
“造反大军”夺权之后立即发生内讧,“广西红卫兵”、“南宁八•三一”等联合“工总”内部的反对派在解放军广西军区支…
-
沉重的浪漫(一):我所經歷的廣西文革
•
0 min read
我的三年“初中”生涯都在“革命”的混乱中度过,没上正经上过一天的课。同班同学中很多我都没有见过,因为基本没怎么…
-
“黃埔一期”上學記
•
1 min read
恢复高考以后的这些年里,考试制度也在与时俱进的电脑化、统一化、标准化。但是每个人个体化的经历背后都能折射出时代…
-
秦暉考研記(三):改革之路的縮影
•
1 min read
这十多天的行程意外频出,使用了从手扶拖拉机、汽车、蒸汽火车、电气火车、飞机还有自己的两条腿等各种交通工具…
-
秦暉考研記(二):坐着飛機“趕考”
•
1 min read
那时的西安机场就在如今已是繁华市区的西稍门,免费的班车没多久就到了。买机票要县以上证明大概就算是那时的安保措施…
-
秦暉考研記(一):公平競爭之門打開了
•
1 min read
随着十年浩劫的结束, 中断了十年的高考与研究生考试陆续恢复招生,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从失序回到正轨,从反智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