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新闻

信息过载时代的新闻精选

十字路口的孟加拉需要一位“偉人”

孟加拉人民贏了。

據孟加拉國《達卡論壇報》,當地時間5日下午2點30分左右,哈西娜乘坐軍用直升機和妹妹一同離境前往“更安全的地方”。該報援引消息人士稱,兩人將前往印度西孟加拉邦。

據媒體透露,哈西娜現已抵達印度城市阿加爾塔拉,印度將爲哈西娜提供安全通道,據傳將去往英國。

哈西娜的妹妹是英國公民,侄女是英國工黨議員,而她兒子之前報道說是在美國。

從反特權的“灰犀牛”事件到總理哈西娜逃亡,孟加拉人民的抗議不是“騷亂”,是“人民的選擇”。

但無論反特權反世襲的理由多麼正義,多麼冠冕堂皇,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孟加拉軍方的態度。

如果孟加拉軍方站在了哈西娜一邊,那流亡的就是“學生反歧視組織”的骨幹成員。

之所以說孟加拉人民的抗議是“灰犀牛”,是因爲自1972年哈西娜的父親,被稱爲“開國元勳”的拉赫曼首次引入了“公務員配額制度”以來,作爲孟加拉特權映射的具象,孟加拉人民抗議了兩次,都無濟於事。2012年,配額制比例達到了56%;2018年又抗議,回到30%。2024年,又達到了56%,再抗議,也就是現在世界看到的孟加拉的現狀。

這一次蔓延全國的抗議活動,從訴求看,就是2018年的“續集”。

自疫情以來,孟加拉國失業率便居高不下。數據顯示,在這個擁有1.7 億人口的國家,有3000多萬人沒有工作或接受教育。恢復“公務員配額制度”,引起該國青年極度不滿。

官方數據顯示,孟加拉有約1800萬年輕人失業,最新公佈的人口普查數據則顯示,孟加拉青年人失業率高達40%左右。

孟加拉國的公務員待遇非常豐厚:最高一級月薪爲78000塔卡(約4815元人民幣),最低一級月薪8250塔卡(約509元人民幣),還有各項住房、教育、醫療等補貼。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孟加拉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爲0.32萬億美元,人均GDP僅爲2000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2.700元。

而作爲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這裏的平均收入不到1100元人民幣,工人月均工資人民幣不足500塊。

孟加拉普通工人的收入1個小時在20塔卡,約1.5元人民幣,一天工作14小時差不多15~20元。

有網友調侃說,懷揣1萬元人民幣的你到了孟加拉國就是有錢人。可以“爲所欲爲”,喫“好”的,住“好”的,用“好”的,可以娶4個老婆。

不拔掉獨裁的根,不消除特權的土壤,不還權於民,無論多少次反覆,都是討價還價幾斤幾兩的問題。

我從來沒說過“孟加拉變天了”。

天變不變,還要看孟加拉人民在階段性勝利的十字路口,走向何方。

哈西娜作爲拉赫曼的女兒執政20餘年,這一次軍隊意外的站在了人民一邊,這算是南亞的“黑天鵝”,這隻黑天鵝能不能蛻變成浴火鳳凰,考驗的是孟加拉人的眼界和智商。

之前,軍隊已介入,阻止了進一步的流血事件,孟加拉國陸軍參謀長瓦克爾·烏茲·扎曼將軍承諾軍隊將爲國家帶來和平,並追究責任,建立臨時性過渡政府。

但領導反政府抗議活動的“學生反歧視組織”則發表聲明稱:拒絕接受軍事統治。

該組織強調,軍事統治不是當前問題的解決辦法,而是由發起這場革命並取得勝利的學生和公衆來決定國家的未來。

他們擔心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我們熟悉的說法,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但現實非常殘忍:人民創造不了歷史!

如果沒有“華盛頓宣言”,美國人可能至今還是一羣囚犯和冒險者在和印第安人爭生存權;如果沒有大英貴族幾代人對“大憲章”的堅持,就不會有後來的“日不落文明”;如果沒有古裏安,現在的猶太人還是一羣沒有家在沙漠裏苦戰求生存的“異教徒”。

孟加拉人民走到了十字路口,他們同樣需要一位“偉人”,像美國“國父”華盛頓、像逼迫約翰王簽署《大憲章》的英國貴族們、像“以色列建國之父”古裏安一樣的偉人,把權力關進籠子裏。

如果孟加拉沒有這個“偉人”,依然是爭權奪利世襲,“江山輪流住”,那最終就是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孟加拉的歷史將再一次輪迴。

孟加拉需要“偉人”,是爲了今後的孟加拉沒有偉人。

就像一位中學生的演講,讀書的目的不是爲了成爲人上人,而是爲了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上人。

21世紀了。路,不一定是走出來的,這個世界已經有了路;河,不一定要淌過,河上早就有了橋。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